白癜风是怎么回事 http://pf.39.net/xwdt/160319/4793722.html这个世界上干什么最赚钱?军火?药品?又或者高科技?或许在普通人看来,这些都是来钱快的大买卖。
但在真正的富豪眼里,干实业赚的钱永远只值一根毛。
而中国的电影界,就有这么一位商人,他用两万块资产五年变现十个亿,他通过左手腾右手将资本运作玩到极致,时至今日,他依旧被人们称作“贺岁片之父”。
而今天王小帅的故事主角,就是毁誉参半的中国第五代导演——冯小刚。
01、导演生涯
北京的电影界大致分为两个圈儿。一个是和上面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大院圈儿,一个是草根出身的胡同圈儿。
冯小刚出身后者,早些年当过文艺兵,后来跟着大院出身的王朔,琢磨起拍电影的门道。
上世纪90年代,王朔冯小刚还有彭晓林三人一合计,成立了家名为“好梦”的电影公司。而几乎在同一时间,又有俩大院兄弟王中军王中磊,成立了一家电影公司——“华谊兄弟”。
在起初,好梦公司的发展态势要比华谊兄弟好得多。
一则是王朔这个IP名满京城,一则是靠着冯小刚的《甲方乙方》打响了“贺岁片”的名号。
年的春节,《甲方乙方》一举拿下了万人民币的票房,占据了该年全国票房总价的8%。
与此同时,华谊兄弟无论是投《鬼子来了》还是《荆轲刺秦王》,票房清一色扑街,要不是有国家电网和中石油的广告订单,华谊兄弟十有八九已经关门大吉。
然而风水轮流转,不到两年的时间,王朔就被主流打上了“流氓文学代表”的标签,于是他就一溜烟儿跑到了美国,剩下个冯小刚在风中凌乱。
毫无疑问,失去了王朔这样一位核心人物的好梦公司是开不下去了,活人不能被尿憋死,纵使王朔再有恩于冯小刚,他还是选择转投到了华谊兄弟的门下。
而此时的王氏兄弟正在破产的边缘苦苦挣扎,冯小刚的到来让他俩看到了转机。
年春节,冯小刚的《没完没了》上映,这一次他完美地复制了《甲方乙方》的辉煌,万的票房使他成为了二王眼中的红人。
转过年,“华谊兄弟太合影视投资公司”成立,冯小刚与二王签订了四年合约,每年工资65万,成为后者公司旗下专职导演。
从到,无论是《大腕》,还是《手机》冯小刚拍一个赚一个,为华谊兄弟带来了过亿的收入。
可是在二王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,冯小刚也不是傻子,他知道自己能赚钱,于是在年,冯小刚选择离开华谊。
此时的冯小刚明白:赚钱的路千万条,给人打工,恰恰是最没有前途的那一条。
02.初入商界
说老实话,冯小刚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,这种聪明不是指天资,而是说他的学习能力极快。
离开华谊后,拍电影出身的他压根就没有商业化运作的经验,但不要紧,冯小刚可以学,师从的对象,刚好是他半个同行——张国立。
年,还是演员的张国立成为中国第一个“吃螃蟹”的人,他创办的“国立导演工作室”开创了国内演员开办工作室的先河。
在此后的十年时间,张国立一边投资,一边做演员,所得收益要比任何一个纯粹的演员要多得多。
现在冯小刚找到张国立,一来是学习经验,二来后者也想进军电影业,于是两人在年一拍即合,直接成立了太和民众影视投资有限公司,公司内部他们各出资万,分别占有了50%的股份。
后来堪称经典的《天下无贼》,正是出自这家公司的手里。
眼瞅着冯小刚挣钱,这边却有两人眼都看红了。没错正是华谊兄弟的王中军和王中磊。
因为毫不夸张地讲,是冯小刚在关键时刻救起的华谊,也是冯小刚开疆拓土打下了华谊半壁江山。
而在冯小刚离开之前,华谊每年二分之一的收入来源要仰仗着冯小刚,现在冯小刚一走,华谊时刻面临天塌的风险,怎么办?
兄弟俩一合计,挖人,不计成本地挖人。
03.纯粹商人
年,二王给冯小刚塞了一份大礼包:万保底价格+2.29%的华谊股份(万股)。
没啥意思,就是意思意思,冯小刚当然明白了二王的意思,马上又续了10年签约告诉他俩自己的意思。
二王大喜过望,冯小刚也不会跟钱过不去,就这么意思来意思去,后者从华谊的账户上,提走了两亿元人民币。
接下来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已熟悉。
《夜宴》,《集结号》,《非诚勿扰》,《唐山大地震》,冯小刚导演的作品,扔市场上就一金字招牌,除了略微亏损的《一九四二》之外,每年的贺岁档票房都是水涨船高。
年,《老炮儿》的问世以9亿人民币的票房再度刷新华谊记录,也是在这一年,冯小刚又选择了“假装离开”华谊兄弟。
这回为啥我要说冯小刚是“假装离开”呢?原因很简单,第二轮合约到期了。
然而,合约到期归到期,此时的华谊已经明显出现了颓势,冯小刚不想让华谊绑住自己的未来,却又想躺在华谊这棵大树下挣钱,怎么办呢?
于是他上演了一出“欲迎还拒”的戏码,甚至空手套白狼,拿不到两万块的资产变现到了十个亿,来来来,下面我就带大家看看,精明商人冯小刚的操作手段:
首先,冯小刚自个儿创了家皮包公司,叫“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”,旗下资产1.36万人民币,基本上就是个空壳。
接着,冯小刚找到老东家华谊兄弟,跟二王说“咱们签个对赌协议呗~你投我十个亿,我5年内保证给你6.5亿的利润。”二王一听二话不说10个小目标立马到账。
图源·天眼查
倒不是因为这俩兄弟是“散财童子”转世,着实是因为他俩有求于冯小刚:
即希望通过高溢价收购持股的方式和冯小刚个人IP进行深度捆绑,毕竟这是一棵摇了十五年的摇钱树,这么多年光纯利润就价值10亿人民币之巨。
必须死死抱住冯小刚不让他走。
看到这里肯定有人会问:不对啊王小帅,这不是对赌协议吗?你怎么就这么肯定冯小刚会挣钱而不是亏钱呢?
好问题,想搞清楚这个答案,我们必须看下冯小刚的钱都是哪来的。
首先,我想问大家一句,冯小刚最值钱的是什么?他的公司?他的股票?他的人脉?都不是。而是他的IP,当然这也是他最大的争议点之一,但是人物之争并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之内。
而有了IP便意味着有了钱生钱的能力,所以冯小刚立即上马了《手机2》项目。
那么拍电影你需要找投资吧?别人投给谁,肯定不可能投给冯小刚这个自然人,因此必须投给冯小刚旗下的皮包公司“东阳美拉”。
所以你看,皮包公司的市值就这么被电影投资给撑了起来。而它原来的资产基本为零,只要5年投资拿到了6.5亿,就算完成了对赌协议。
咱退一万步说,哪怕他完不成6.5亿的目标,哪怕他一分钱没拉到,冯小刚赔也只赔6.5亿,他还剩下个3.5亿,这叫啥,这妥妥的空手套白狼。
所以网上很多人说冯小刚对赌协议输大发了,完全就是瞎扯,因为横竖都是华谊兄弟在给冯小刚打工。
结语事实证明,冯小刚的商业眼光非常的独到。因为自年起,华谊兄弟就开始了长期的亏损。股价下跌44%,资产减持3.56亿,三年间净亏损额已高达61.28亿。
如果年的冯小刚不主动退出,那么在华谊的战车上他早就和二王一起撞得头破血流。
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皆为利往。
今天的冯小刚,依旧是那个精明的商人导演,而今天的华谊兄弟,或许早就失去了往日的风采。
《李焕英》能否救得了华谊?我并不清楚,但唯有不断进取者,才能赢得中国市场的未来。